太后-《“宠”妃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皇帝停下步子,明澈的眼睛一闪,诚恳道:“可朕就是不想进,怎么办?”
    ……不想进您别来啊!在宫门口晃悠算怎么个回事儿!
    不过李明胜也知道,皇上不来这一趟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虽对外都说太后养病,其实是皇上恐怕依太后强势的性子,干预过多,反而会坏了大事。
    太后那样的人,哪儿能见到皇上为一时局势纳了太监的侄女入宫?
    早前就不知道针对过怜妃多少回。
    因此皇上羽翼丰满后和她老人家定了约,三年时间,如果他不能除掉曲怀仁,到时再按她老人家的意思安排。
    近期称病,那是太后着实看不下去皇上那荒唐的样儿,干脆来个视而不见。
    她老人家虽然强势,但绝对是信守承诺之人。
    寿康宫殿内,剔红云龙纹炉上青烟袅袅,萦旋而上,内里的一切家具摆设,皆内蕴华贵,经历过历史的沉淀,有别于钟粹宫那样的华光外露,反倒显得主人贵不可言。
    太后亦不过四十多岁的年龄,见其双手光滑柔润,便知保养得极好,因而看上去不过三十多岁。
    只是她手拈佛珠,眼眸平静无波,虽还有庄重贵气由内散发,却不见生机。
    人便老气了。
    此刻,她见范嬷嬷引路在前,皇帝跟在后面规规矩矩地走进来,不禁抬了抬眼皮:“来啦。”
    “母后,儿臣给母后请安。”
    皇帝摆出从未有过的恭敬表情,行了大礼。
    “起来罢,坐。”
    太后说完,半阖着目,出了一会儿神。
    等手里的佛珠捻过几颗,方淡淡道,“这件事你做得很好。”
    皇帝听了这话当即有些破功,明朗一笑,奉承道:“都是母后教养得好。”
    太后虽是瞥他一眼,却也忍不住露出些笑容。
    这个大儿子不是从小养在她身边的,最初那性子她也看不上,她想要的继承人,当然要规矩持正,庄重威严。
    但在宫里养大的小儿子别看人和霸王一样,骨子里竟和他父皇有些像,过于软弱。
    倒是大儿子,表面懒散随性,却是杀伐果决,行事狠厉。
    只可惜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记事了,让她觉得,母子之间有所隔阂……
    “不用急着给哀家戴高帽。”
    她心平气和的声音里有着一丝担忧,“内患平息还需要一段时间,没有曲怀仁牵头制约,藩地难免会有动作。
    接下来,皇上可以……”
    其实面对太后并不为难,为难在于,二人聊着聊着,就会聊到政治话题。
    皇帝在这点上和其他的帝王没有分别,都不喜欢女人干预政事。
    偶尔闲聊时出出主意,他也很宽容,并无不妥。
    但像太后这般事事插手,就让人心生反感。
    然而无论哪朝哪代,一个“孝”字都是顶天的帽子,即便压不死人也够呛。
    尤其现在这个时候,皇帝也不会分心去对付自己的母后。
    因此通常能避则避。
    “母后说得对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